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车企 > 高端访谈|王瑞平谈中国车用动力的世界贡献

高端访谈|王瑞平谈中国车用动力的世界贡献

2025-04-28      来源:汽车族     编辑:镇然      浏览量:4379

编前:今年上海车展,混合动力车型持续火热,无论是在整车企业还是在零部件企业的展台上,车用动力多元化的发展趋势愈加明晰。在车展前不久,浩思动力(Horse Powertrain)旗下子公司Aurobay极光湾科技凭借其革命性的高性能混动系统,荣获有“汽车界奥斯卡”之称的美国PACE大奖。这不仅是Aurobay极光湾科技的成就,更是中国车用动力在全球汽车技术领域上的重大突破。浩思动力在上海车展完成首秀后,中国汽车报社总编辑桂俊松与极光湾科技首席执行官王瑞平就此进行交流。

高端访谈|王瑞平谈中国车用动力的世界贡献第1张

桂俊松:2024年5月,由吉利和雷诺合资组建的全球化动力企业浩思动力(Horse Powertrain)正式成立。作为该公司的子业务集团之一,Aurobay极光湾科技由此更进一步的进入了国际化大众视野。您认为,合资公司成立后,对于技术、业务发展有哪些独特的优势?

王瑞平:Aurobay极光湾科技在2021年由吉利动力与沃尔沃动力合并成立。去年5月31日,吉利与雷诺共同组建的浩思动力正式成立,Aurobay极光湾科技成为该公司的子集团。要说到合资公司对技术、业务发展的优势,首先要回望多年前,彼时全球汽车市场都在进行能源转型,在那一阶段,诸多车企对动力系统的发展方向并不明确。可以说,能源转型过程中,最大的挑战就是动力总成。新能源汽车要完成从传统动力向新能源的转型,势必要融入全新技术,加之市场对新能源车型有着更多智能化需求,这让很多车企放弃了在动力总成领域的投入。

基于这一背景,我们决定成立行业通用的动力资源平台,为全球汽车行业提供动力总成的全新解决方案,我们认为这应该可以很好得契合市场需求。因为这样一方面,可以发挥自身从整车企业传承下来的技术积累;另一方面,我们判断,未来车用动力必将是多元化技术路线并行的,即传统动力、混合动力、纯电动技术路线长期共存。各家车企在能源转型过程中,必须要做取舍。我们要做的,便是在车企“有所为,有所不为”的选择中,以高效、智能的混合动力解决方案为车企赋能。

随着车用动力多元化这一趋势的进一步发展,吉利与雷诺成立的浩思动力合资公司也应运而生。合资公司的成立使得双方在产品、技术、市场布局等诸多领域形成了互补,做到强强联合。具体而言,雷诺方面以中小型发动机见长,产品覆盖欧洲及南美等市场;沃尔沃拥有高性能乘用车发动机技术积淀,而且在北美市场深耕多年;同时原吉利板块在中国市场根基深厚,专注于中大型发动机及混合动力系统研发,这些产品的优势互补,使得我们可迅速覆盖全球乘用车80%以上的市场需求。

更为重要的是,浩思动力覆盖中国、欧洲和南美等9个国家的17座生产基地及5大研发网络,使得我们能为全球合作伙伴提供动力总成系统产品、技术和服务,在采购、研发、制造、销售等方面体现规模化效应,这意味着我们已成为少数能提供大规模动力总成系统量产解决方案的全球化企业。

高端访谈|王瑞平谈中国车用动力的世界贡献第2张

桂俊松:在浩思动力这家合资公司中,Aurobay极光湾科技的优势是如何展现的?

王瑞平:浩思动力成立后,Aurobay极光湾科技扮演着重要角色。此前,我们在混合动力领域研发起步较早,2016年便启动了第一代混合动力的开发,当时采用的是P2.5构型的插混技术,搭载沃尔沃车型在欧洲市场取得了良好反响,成为高性能混动系统的佼佼者。此后我们又开发了更为高效、节能的双电机驱动系统。现在,混合动力技术早已在中国市场上全面铺开,我们的混动产品不仅在吉利汽车上已广泛应用,也逐步打开了外部客户的市场。如今,Aurobay极光湾科技拥有从高效发动机、混合动力专用变速器、电控等混合动力领域系统化开发、生产能力。这亦将在浩思动力进行全球化推广时,起到重要作用。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很多海外客户都对我们的混合动力产品极为认可。

桂俊松:就在上海车展前不久,Aurobay极光湾获得了被誉为“汽车界奥斯卡”的美国PACE大奖,我想这不仅是Aurobay极光湾的成就,更是中国汽车动力技术进步与产业化成就的体现,请谈谈您的感受。

王瑞平:PACE大奖是由美国汽车新闻杂志主导的专业而且独立性很强的行业奖项,是全球汽车领域的顶级奖项。而且就像奥斯卡颁奖一样,直到开奖那一刻,我们都并不知晓最终花落谁家。所以当得奖的消息传来,大家都十分振奋,也受到了极大的鼓舞。

还记得PACE奖评审团在考察过程中,最初对我们是有疑虑的。他们提出“全球这些头部大型企业都没有开发出这么先进的混动技术,难道你们的研发能力比他们更强吗?”我告诉他们:我们的技术能力也并非一蹴而就。多年前,汽车行业中诸多企业都在“all in”纯电动车型,停止了对动力总成的开发;而我们一直专注于混合动力的开发,且已完成两代产品的迭代升级,奠定了我们在混动领域的技术积累。近几年来,中国汽车技术能力总体提升显著,我们在传统动力技术上的快速跃升,也是开发先进混合动力的基础。中国企业开发的产品,能达到这一全球行业高度,是值得自豪的。

随后评审团还现场考察了我们的研发及制造能力,并亲自体验了搭载我们混动系统的新车。

Aurobay极光湾科技申报的是BHE15混动发动机与3DHT100变速器组成的混合动力总成,这套系统已广泛应用在吉利及外部客户车型上。其中,搭载雷诺Grand Koleos车型,已于去年9月在韩国上市,两个月后便取得月销6500辆的好成绩,目前已成为韩国市场混合动力的标杆车型。评审团也对韩国客户进行了访谈,客户的好评和销售业绩进一步赢得了他们的认可。评审团最终对我们的技术给予了高度评价。

高端访谈|王瑞平谈中国车用动力的世界贡献第3张

桂俊松:浩思动力预计,到2040年全球50%的车辆仍将依靠内燃机或混动系统,这是否意味着企业会长期坚持多元技术路线?

王瑞平:是的,我们一直认为汽车行业的动力多元化会持续下去。从数据上来看,2024年全球乘用车总销量为7600万辆,配装发动机的车型占85%以上。在全球市场上,近3年纯电动汽车大致以每年2~3%的比例上升;全球范围内,内燃动力车型依旧是销售主力,与此同时,混动车型份额正持续攀升,总体销量超1200万,相较2022年的规模接近翻倍。

从产品技术角度来讲,传统动力、混合动力、纯电动三大模块的技术都会持续提升。在内燃机方面,持续提高效能是未来的研发重点,它关乎到混合动力系统的总效率;在传动系统上,同样也将围绕高效议题,通过高电压平台的引入,加强与电机、电控系统的协同升级;在产品架构上,我们将紧扣市场需求,推出更为紧凑的产品。例如本次车展我们展示的Gemini小型增程器,它采用水平对置双缸四冲程结构,相较于常规架构,在体积上缩小40%,将更适用于紧凑型增程车型应用。以及电动车专用增程动力,也是充分考虑电动车空间小、布置难的特征而打造的。

总体而言,浩思动力将着力推进小型化、模块化、平台化产品开发,提高产品适配性。我们会在提高系统性能的同时,保持成本优势,提升产品竞争力,为浩思动力在全球市场上取得更大发展奠定基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为本网站转自其它媒体,相关信息仅为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不代表本网观点,亦不代表本网站赞同其观点 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稿件版权单位或个人不想在本网发布,可与本网联系,本网视情况可立即将其撤除。

【上一篇】:
【下一篇】:已是最新文章